详细内容Content

释放营销影响力

释放营销影响力
王雅娟 微博副总裁


  第一,从整个消费趋势上,一直都在讲90后成为消费的主流人群进入媒体视野。但是今年00后开始考大学了,一代一代成长会发现消费会越来越个性、非常小众、非常圈层、非常亚文化,从过去大家用一个产品变成了各用各的产品,我自己喜欢我就追什么样的人就买什么样的产品。我们会看到从一对多营销方式变得越来越细分。怎么样去做。

 

  第二个部分这是我们微博角度去看,我们一直以来看到事实上每一个人,普遍意义的用户、消费者大家关注的内容不一样,我们怎么能够在微博上能够提供丰富的、多元的、来自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的,同时又是最新鲜的内容给到我们的用户?这个方向其实是我们一些自己在平台上自己分类做应用。行业内的朋友都知道微博是天生的舆论场,也是天生的娱乐场,最容易积累粉丝、最容易积累关系的是明星明人。

 

  微博带来的场景第一内容丰富度、新鲜度,第二基于内容形成的粉丝的圈层、粉丝的关系已经存在,第三微博在最初几年的时候没有真正意义的平台自己开始商业化的时候,微博上的QAL,无论明星、段子手号已经开始做商业化了,第四个方向是媒体接触碎片化。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些变化、呈现的一些业态。这四个方向我们一直觉得微博在这四个方向玩法有各自的特点,微博是一个开创性品牌,同时也是强传播式的,平台上有很多内容,可以借助强传播性、粉丝关系迅速达到强的传播。我后面会找一些例子跟大家解释。先给大家看一下ofo借助小黄人IP怎么样迅速成为爆点的话题的例子。

 

  无论是归到多少化,社交化、内容化、原生化、视频化,一切一切围绕着一个核心,做营销、做品牌围绕着怎么样跟消费者沟通、怎么样打动消费者的内心。回归到微博这个特点来说,我们一直用行业里这几个说法,我们在影响消费者的时候分几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我们先有关注,先知晓,然后到有趣,最后再到忠诚客户,第二点是情感的共鸣,怎么能够引发兴趣。

 

  微博上的粉丝,是社会化资产、企业资产,微博上的明星,当跟企业形成了商业合作、形成了协同的时候也可以成为企业可借助的资产,同时当企业有自己相应的内容方向,比如体育、比如娱乐,有自己不同兴趣方向的时候微博上的内容、话题也可以成为行业化的资产。

 

分享到: